-
- 索??引??號:
- 00248413-3-2019-00003
-
- 分???????類:
- 新聞報道??外匯綜合管理??各類社會公眾
-
- 來???????源:
-
- 發布日期:
- 2019-01-10
-
- 名???????稱:
- 浙江省分局認真學習貫徹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精神
-
- 文???????號:
2019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結束后,浙江省分局高度重視會議精神的傳達和貫徹落實。1月8日上午,殷興山局長主持召開人民銀行杭州中支黨委擴大會議,傳達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暨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精神;1月9日上午,張全興副局長主持召開局務會議,專題學習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全體副處級以上干部參加。
會上,大家回顧了我國外匯管理改革發展40周年及2018年外匯管理工作,深刻認識到在當前外匯市場在復雜形勢下保持基本穩定的良好態勢下,我國對外開放進程與外匯政策供給不足和國際跨境資本流動波動性加大與外匯市場風險應對能力不足的兩大矛盾日益突出。對此,未來外匯管理思路要統籌好促開放與防風險的關系,按照“五個堅持”和“六個穩”工作要求,堅持推進外匯管理改革開放,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
根據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浙江省外匯形勢和外匯管理工作實踐,我分局確定了2019年外匯管理總體思路和10項重點工作,決定于1月17-18日召開全省外匯管理工作會議,向全省中心支局、支局分管局長進一步傳達2019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精神,并按業務條線就如何做好綜合、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外匯檢查、科技等工作進行具體部署。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持續深入學、全面系統學、聯系實際學,把學習宣傳貫徹轉化為高度的政治黨性和政治能力,進一步筑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增強貫徹黨的十九大各項部署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和干部隊伍建設,嚴格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風肅紀,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二)深化外匯管理“放管服”改革,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以釘釘子精神將“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縱深推進,把提高對外服務質量和效率作為“放管服”改革的落腳點,減手續、減材料、減流程,優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重點推動銀行結售匯業務市場準入等3項行政許可業務的網上辦理。完善內外部評價監督機制,加大對“放管服”工作的監督問責和考核力度,提升群眾滿意度。
(三)積極爭取政策先行先試,不斷提高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按照“嚴格準入、穩妥起步、優中選優”的總原則,推進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簡化企業貿易外匯收支單證審核、待核查賬戶管理、超期限退匯事前審批和進口報關信息核驗。研究推進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打造“銀行+支付機構”的跨境電商收付匯“雙通道”,重點解決“海外倉”等跨境電商出口收入回流問題。支持市場采購、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等新業態發展和自貿區建設,持續推進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試點工作。完善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簡化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管理外債和境外放款登記手續,探索構建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
(四)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著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加強第三方支付機構外匯管理,強化支付機構對商戶等市場主體的管理,加大對支付機構業務審核、風控能力的持續監督,加強支付機構交易真實性管理模式研究,探索研究由客戶提供交易信息的管理方式。加強對銀行業務的監管和考核,開展銀行卡境外交易信息統計業務現場核查并形成操作指引,完善銀行外匯業務微觀合規與宏觀審慎評估。堅持便捷準入與嚴格監管相結合的原則,加強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監測和現場核查。
(五)強化真實性合規性審核,提高經常項目異常交易發現能力。按照“專項核查優先、常規現場核查為輔”的原則,充分發揮“五重一大”監測分析的作用,構建經常項目常態化監測核查體系。加強重點企業監測和管理,建立全省貨物貿易問題企業信息庫,對從事虛假貿易、規避外匯監管的“馬甲”企業進行事前攔截,防范問題企業“借殼新生”。規范個人外匯業務。要求銀行嚴格貫徹“小額便利、大額規范”原則,保障個人合規用匯,加強個人外幣現鈔業務管理,加大對關聯交易的核查力度。
(六)完善資本項目宏觀審慎管理,提升事中事后監管水平。密切監測外債、內保外貸、中資機構境外發債規模及結構變化、境外上市公司資金調回結匯、借用銀行卡跨境投資和購房等情況。完善全口徑跨境資本流動分析框架和數據采集制度,加強大數據分析運用,優化專項核查工作,通過案例交流、勞動競賽等方式,提升非現場和現場核查水平。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研究將企業內保外貸與其凈資產比例掛鉤或納入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加強境外放款主體資格、交易背景、資金用途、跨境擔保、數據報送等方面監管和統計。加強上下聯動,持續開展資本項目宏觀審慎管理、資本項下改革開放、長臂管轄和穿透式監管等前瞻性研究。
(七)嚴厲打擊各類外匯違法違規行為,向市場傳遞清晰的從嚴監管信號。緊緊扭住銀行這個檢查重點不放松,以展業原則落實和真實性審核為重點,加大對銀行外匯業務變化和異常資金流動情況的查處力度。開展非銀行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外匯業務專項檢查,關注跨境資金投向、業務經營中的收結匯異常及違規行為。加強與公安部門聯合辦案,不斷加大對地下錢莊交易對手的處罰力度。加強非法網絡炒匯的整治力度,在總局統一部署下進行封堵并清理違規廣告,并深入排查為其提供支持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異常行為。嚴格依法行政,準確適用法律法規,規范運用處罰裁量權和各類處罰措施,堅決杜絕“和諧案件”,防止有案不立、有案不查、有案不罰。
(八)強化外匯管理調查研究,加強輿情管理和預期引導。深化“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理論研究,持續加強經常項目差額變化的跟蹤研究。密切關注跨境資金流動和國際金融市場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提高信息調研質量和決策服務效用。強化對重要數據政策的權威解讀,扎實推進負面輿情監測、回應和處置工作。配合總局做好外匯管理事業改革發展暨國家外匯管理局成立40周年相關新聞宣傳,強化《中國外匯》等刊物的影響力和引導力。
(九)夯實國際收支統計質量,強化科技運用與網絡安全。加大現場和非現場核查相結合的數據質量管控工作,積極開展統計方法前沿研究和調研,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和宣傳,及時發現新業務、新流程、新結算路徑等對國際收支統計的影響。拓寬“數字外管”平臺服務渠道,深入推進“出口應收賬款融資”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試點,探索建立大數據應用分析工作機制,落實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互聯網+監管”應用等試點。夯實“安全外管”基礎,在優化分局至外匯局災備中心網絡運行工作機制基礎上,組織構建轄內金融機構至外匯局災備中心備份網絡體系。
(十)加強外匯系統內控機制和干部隊伍建設。加大同級監督檢查和下查一級的力度,在省分局本級開展風險導向審計、績效審計、計算機輔助審計等創新型審計檢查,完成對5個地市中心支局的交叉審計檢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注意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把對干部的監督管理關心厚愛延伸到“八小時以外”,強化自我監督和自我約束,確保全省外匯管理隊伍的風清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