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01511414-X-2018-00047
-
- 分???????類:
- 新聞報道??其他??各類社會公眾
-
- 來???????源:
- 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
-
- 發布日期:
- 2018-11-08
-
- 名???????稱:
- 云南金融業扶貧脫貧亮點紛呈
-
- 文???????號:
近年來,云南金融業勇于擔當扶貧責任,在精準扶貧中為云南脫貧攻堅工作作出巨大成績。2017年末,全省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投入各類扶貧款項210.28億元,同比增長24.31%;截至2018年6月末,僅扶貧再貸款余額達74.06億元。
云南省各金融機構都與深度貧困縣鄉掛鉤,動真情、真扶貧、扶真貧,成為全省扶貧攻堅的一支生力軍。昆明中心支行建立起云南省金融扶貧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指導全省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建立和完善了金融扶貧工作臺賬管理。與云南省扶貧辦、云南省金融辦等機構實現信息共享;與云南省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實施對接,實現了及時、動態地掌握全省建檔立卡戶的整體變化情況。情況明,決心大,措施準。以建設惠農支付服務點為突破口,并不斷完善其功能,將其打造成直接為農戶辦理惠農資金補貼、農產品收購、商品訂購、銀行卡結算取款、繳款、理財、農戶貸款需求信息登記、信息服務、金融知識普及、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和反假貨幣宣傳等“一站式”綜合服務站。自2010年以來,全省累計建成惠農支付服務點2.03萬個,實現了全省1.26萬個行政村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全覆蓋。與此同時,云南金融組織體系日趨完善。截至2018年6月末,全省貧困片區共有縣級銀行業金融機構531個、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網點3376個、證券機構34家、保險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963和218家,已形成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證券、保險、助農取款點協調配合、共同參與的金融扶貧開發新格局。
目前,云南結合貧困地區和貧困戶的金融需求,探索建立了“人行+信用社+政府+三農”“扶貧再貸款+匹配貸款+優惠利率+利差補貼”“扶貧再貸款+政府+企業(合作社或大戶)+貧困戶+保險”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運用模式,實現了人民銀行、金融機構、政府資金、企業資金、保險資金的有效結合,將支農(扶貧)再貸款的政策效果傳導至實體經濟。同時,鼓勵各金融機構不斷創新,推動形成一批金融扶貧的新模式。云南農村信用社創新推出了“農戶+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等信貸支持模式;國家開發銀行將金融扶貧工作與黨建工作緊密聯系,堅持“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原則對武定縣轄區的項目授信達121.42億元,累計投放資金72.06億元;農業發展銀行推出“農特貸”,以8000萬元信貸資金支持魯甸花椒特色產業發展;農業銀行云南分行創新推出了“七彩云南·脫貧貸款”產品;云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云南省內首單扶貧票據,金額10億元,籌集資金主要用于支持昭通地區的脫貧攻堅工作;誠泰保險開展了咖啡價格指數保險;中國人壽創新大病保險機制,針對貧困人員降低起付線,提高保險理賠上限,形成大病保險精準扶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