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000014453-2014-00222
-
- 分???????類:
- 新聞報道??各類社會公眾
-
- 來???????源:
- 國家外匯管理局
-
- 發布日期:
- 2014-08-14
-
- 名???????稱:
- 國家外匯管理局舉辦2014年分局長高級研修班
-
- 文???????號: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北京舉辦2014年分局長高級研修班,傳達學習中國人民銀行分支行長座談會精神,總結研究近年來外匯管理實踐,推動外匯管理改革進入新階段。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在研修班開班式上講話,各副局長、紀檢組長,總經濟師、總會計師,各外匯管理分局(外匯管理部)、局機關各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參加。
易綱指出,2014年上半年以來,在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國內各項改革全面深化落實等因素共同推動下,外匯收支凈流入逐漸回落到均衡區間,外匯供求狀況顯著改善,國際收支自主平衡的能力有所增強,外匯管理各項改革穩步推進,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創造了良好環境。
易綱指出,2009年外匯局黨組提出外匯管理理念和方式“五個轉變”以來,經過五年探索實踐,形成了一批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改革成果。一是從重行政審批向重監測分析轉變取得成效。大幅削減行政審批項目,2002年以來共取消外匯管理行政審批項目65項,削減近八成,其中近五年來取消27項。加快法規整合清理和業務下放,近年來宣布廢止和失效規范性文件超過700件,削減幅度超過六成。優化監測系統和制度,監測分析能力建設顯著增強,監測分析產品不斷豐富。二是從事前監管到事中事后管理轉變取得突破。堅持多管齊下,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和機制提高監管效力。引入企業負責人約談制度,實施《風險提示函》制度,用好分類管理手段,貨物貿易改革后,監管視線從50多萬家進出口企業集中到8-9萬家重點監測企業特別是4000多家B、C類企業。開展轉口貿易、銀行等重點渠道和主體的專項檢查,嚴厲打擊地下錢莊等違法違規行為。2011-2013年,共查處案件9617起,處罰款13.5億元人民幣,比2008-2010年翻了一番還多。三是從行為監管向主體監管轉變取得積極進展。通過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試點,探索經常項目集中收付匯、外債額度集中使用等新思路,為全面實施主體監管積累經驗。在外匯管理分支局有序推進主體監管試點,實現前臺“一站式”服務,中臺、后臺全口徑監測檢查、綜合評估和分類管理,探索構建對轄內重點主體分析、監管、服務三位一體的監管服務模式。四是從正面清單向負面清單、從有罪假設向無罪假設轉變初現成效。創新“合規確認書”制度,企業做出守法經營承諾,外匯局在管理上給予充分的事前便利。在近期資本金結匯、外債結匯、跨境擔保、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等政策中,探索實踐“負面清單”的管理方式。
易綱強調,外匯管理改革的方向和方法與中央的總要求完全一致、高度契合,減少審批、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負面清單等改革理念已成為全社會推進改革的共識。思想解放使我們的改革減少了被動、增加了主動,同時也為深化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已有的成績不是改革的終點,而是繼續深化改革的新起點。外匯管理改革任務依然十分艱巨,我們必須用國際視野、整體改革的思維,冷靜地思考外匯管理面臨的形勢與環境,繼續打好改革攻堅戰,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改革戰略部署落在實處。在外匯管理改革步入“深水區”時,一要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相結合,科學制定和實施邏輯清晰、措施明確的外匯管理改革總體方案和頂層設計,從體制機制等深層次問題入手,結合國際收支形勢逐步重點推進,以整體改革釋放制度紅利。二要堅持市場化導向,放管結合,主要通過加強統計監測、事中事后監管,提升外匯管理的有效性。三要堅持實踐標準,系統梳理總結以往改革取得的經驗,提煉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模式。
易綱提出,下一階段,要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動力,緊緊圍繞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這一戰略目標,以“五個轉變”為統領,扎實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大力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不斷提升外匯管理防范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一是深化改革,簡政放權,積極推進事中事后管理,大力發展外匯市場,管好用好外匯儲備。二是防范風險,加快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和風險應對機制,探索建立宏觀審慎框架下的跨境資金流動管理體系,加強外匯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三是夯實基礎。完善數據采集和綜合利用,加快監測分析系統建設整合步伐。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培養,推動管理轉型。加強制度建設,嚴格依法行政。
研修班就經常項目改革、資本項目改革、主體監管、數據整合等四個模塊進行了專題研討,并邀請有關專家學者進行了授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