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01006561-7-2016-00026
-
- 分???????類:
- 新聞報道??各類社會公眾??其他
-
- 來???????源:
- 寧夏日報
-
- 發布日期:
- 2016-02-04
-
- 名???????稱:
- 絲綢之路,“中阿號”機遇來了
-
- 文???????號:
1月15日,寧夏首列國際貨運列車從銀川出發直奔哈薩克斯坦。12天后,第二列國際貨運列車從中衛出發開往烏茲別克斯坦。在融入“一帶一路”進程中,寧夏選擇了更加務實的做法,打通陸上絲綢之路貿易往來通道,一列列國際貨運列車從寧夏出發,帶給寧夏的將是更多合作機會。
一路向西不再是夢
“開通一列國際貨運列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銀川海關一位人士介紹,拋開通關、檢驗這些技術流程,開通國際貨運列車還需要貿易協商、貨物配置、運行線路計劃等多項匹配條件。
而寧夏爭取開通國際貨運通道的努力從2010年首屆中阿經貿論壇舉辦后就已啟動,當年剛搭建起中阿經貿交流平臺,擋在雙方之間的一個重要制約就是大交通問題。“當時不少企業都有個疑問,生意談成了,貨咋運?”區內一家企業高管坦言,走海運成本太高,如果沒有穩定的訂單誰也不敢嘗試這樣一種利潤空間非常有限的貿易。在政府官員和專家看來,最關鍵的還不是開通國際貨運列車所需的技術操作環節,而是開通國際貨運列車的時機是否成熟?
5年后,這樣的擔憂逐漸被打消。寧夏向西開放平臺已初見成效,通過三屆中阿經貿論壇和兩屆中阿博覽會的經貿交流積累,以及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和銀川綜合保稅區的建設,為寧夏打開了通往絲綢之路的貿易通道。“從2015年開始,寧夏加快了絲綢之路貨運通道開拓的速度,自治區牽頭,發改委、工信委、鐵路、海關、檢驗檢疫局和地方政府聯手籌劃運作,開通國際貨運列車的項目很快落地。”一位參與1月15日“中阿號”國際貨運列車開通的工作人員介紹,“更為不易的是,中阿號”并非一兩次開通,而是要將這列國際貨運列車常態化,每周至少一列發車的運輸量并不小,僅依靠寧夏的貨源肯定難以維持,值得注意的是,從首列國際貨運列車的貨源就能看出,來自上海等地的貨物已開始從寧夏集散發往中亞,預示著寧夏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支點的貨運功能已初步顯現。
悄然布局“一帶一路”鐵路網
對于一個內陸省區而言,發展對外貿易鐵路運輸的作用非常關鍵,鐵路運輸以其運力大、安全穩定和快速備受內陸貿易企業青睞。寧夏的政府部門自然也看到加快鐵路網建設的重要性。
關注寧夏鐵路網建設的人會發現,在本月中旬召開的寧夏兩會上明確提出今后打通“一帶一路”鐵路網建設的計劃,其中提出2016年寧夏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提升內陸開放水平,在加快陸上絲路通道上,開工中衛至蘭州、銀川至呼和浩特高鐵,與全國高鐵網連通。自治區發改委關于寧夏“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中提出,要以融入“一帶一路”為契機,建設開放寧夏,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打通對外開放大通道。建設陸上絲綢之路,要加快建設向西開放通道中,鐵路網布局主要以建設京呼銀蘭客運專線、銀川至烏力吉鐵路為重點,暢通通往蒙俄的西北通道;以建設中衛至武威客運專線為重點,暢通通往歐洲的中通道。要加快建設陸海聯運通道,以建設東烏鐵路惠農線為重點,暢通連接京津冀地區沿海港口的東北通道;以建設青島-濟南-太原-銀川客運專線為重點,暢通通往山東沿海港口的東向通道。
“中阿號”啟程后的發展思考
國際貨運列車開通常態化,鐵路網布局進程加快,在企業家和專家眼中,對外開放大交通延伸絕不能簡單解讀為運輸便利化提升。依托寧夏已完善的對外開放平臺,“大交通+”模式應該被提上發展規劃。
“以大交通網絡帶動經濟發展的先例并不少見。”寧夏社科院專家指出,單純從目前寧夏大交通網絡看,還不足以形成對外貿易的競爭優勢,這一點大家都能看得出。不過考慮到寧夏這些年在對外開放平臺取得的成效看,大交通的附加優勢則會凸顯。怎樣利用好對外開放平臺優勢輔助大交通產業發展,將成為今后一個重要的發展命題。
專家認為,通過完善向西開放交通網絡建設,促成運輸成本更低,信息服務及時和貨源集散功能更強的系統優勢,應該是發展我區“大交通+”模式的重要著力點。來自東部的產品集中在寧夏,寧夏提供貿易信息和配送服務,同樣從中亞乃至歐洲的產品在寧夏集散,然后輻射到國內東部、中部和南部,寧夏最終實現以連接歐亞交通網絡為紐帶,以中阿博覽會等為信息集散為平臺,構筑輻射東西的貿易信息樞紐中心,實現對外開放全新的發展模式。(馬 騁 趙 銳 李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