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78116973-X-2019-00025
-
- 分???????類:
- 新聞報道??外匯綜合管理??各類社會公眾
-
- 來???????源:
-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
-
- 發布日期:
- 2019-01-22
-
- 名???????稱:
- 推動開放不停步 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力促涉外經濟發展紀實
-
- 文???????號:
“生益的發展受益于廣東外匯管理政策的改革,尤其是取消核銷制度的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改革,切實為企業減負增效”。生益財務負責人林小姐表示。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生益”)是東莞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也是我國最大的覆銅板生產企業,年進出口貿易金額超過6億美元。
生益是一個縮影,反映了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在外匯管理政策方面的不斷改革和優化。與涉外經濟緊密相關的外匯管理工作,從改革開放號角吹響那一刻起,便注定與這一偉大進程共同發展和深化。近40年來,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始終緊緊圍繞中央的各項改革舉措,不斷推進體制改革、制度創新與管理方式轉型,推進各項外匯管理改革舉措在南粵大地孕育、生根、結果。
便利貨物貿易收支 促進跨境貿易大發展
據了解,在2012年貨物貿易核銷制度改革前,繁瑣的外匯核銷業務流程經常讓生益感到頭疼。從最初到外匯管理部門領取出口收匯核銷單,然后向海關提交核銷單并報關,再到外匯管理部門遞交核銷單存根,繼而憑核銷單等憑證到銀行收匯,最后將出口收匯核銷單和結匯水單等單據到外匯管理部門辦理核銷手續,一筆出口收匯大概要經歷5道手續,還要承受逾期不核銷被處罰的風險。
2012年8月,貨物貿易外匯管理體制實施改革,將19項行政許可項目簡化到4項,并廢止116件與貿易外匯管理有關的規范性文件。出口收匯僅剩銀行辦理收結匯環節,使生益平均每筆貨物貿易收結匯業務辦理時間由26分鐘縮短為9分鐘。林小姐感慨道:“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改革后,我們公司的對口外匯管理員工由原來的4人減少至1人,只需按時在網上進行貿易信貸報告,業務成本大幅降低,企業資金周轉速度明顯加快。”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作為全國主要出口口岸,對外貿易持續快速發展。1979年到2017年,廣東進出口貿易增長了517倍,出口約占全國的三成,進口約占全國的1/4,進出口規模連續33年位居全國第一。廣東外貿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持續便利化的貿易收支環境:經常項目由不可兌換到1996年實現完全可兌換,貿易收支由90年代人工逐筆核銷到2003年實行網上核銷再到2012年取消核銷手續,銀行代辦企業辦理名錄登記、網上政務服務功能開發等經驗近年來向全國推介,貨物貿易便利化程度逐年提高,成為廣東外貿增長的重要催化劑。2017年廣東銀行代客結售匯5682億美元,較1994年人民幣匯率并軌時增長15.5倍,占全國規模的17.8%;跨境資金流動規模1.24萬億美元,較1996年經常項目可兌換時增長38.6倍,占全國的兩成,居全國第一。
簡化直接投資外匯管理 推動“引進來”“走出去”
為吸引外資企業在粵發展,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全力推動直接投資項目實現基本可兌換,為外資企業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尤其是2009年以來直接投資可兌換進程加快,至2015年6月基本所有直接投資外匯業務均可在銀行直接辦理,直接投資項下取消35項、簡化合并14項行政審批事項。
“以前我們辦理一筆外商直接投資增資登記業務需在外匯局、銀行、會計師事務所之間往返多趟,單筆增資完成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當時既擔心資金匯兌影響投資進程,又擔心人民幣匯率升值產生匯兌損失。”玖龍(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有關財務人員回憶稱。如今,直接投資外匯業務下放銀行辦理后,實施再投資只需在一家銀行就可以辦理完畢所有手續,資本金入賬后還可以意愿結匯劃入被投資企業賬戶,手續簡單快捷,從登記到資本金結匯一般兩天內就可完成,大幅降低了企業的“腳底成本”和財務成本。“現在意愿結匯政策讓我們再也不擔心匯率波動風險了!”該財務人員表示。
在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改革中,外匯局廣東省分局積極配合國家外匯管理局部署,率先在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意愿結匯、外商投資外匯登記業務下放銀行辦理、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等業務試點,為直接投資業務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開辟跨境融資新途徑 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2016年,外債業務發生重大變革,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政策推廣至全省,允許中資企業同外資企業一樣可在凈資產的2倍內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這改變了過去中資企業難以利用外債促進企業發展的局面,有利于境內企業從國際資本市場以更低的融資成本籌措資金。截至2018年10月末,廣東企業已辦理全口徑跨境融資備案金額折合400億美元。
政策實施推廣僅兩年多時間,廣東省內諸多企業已切實享受到外債政策變革帶來的紅利。粵電集團財務負責人表示,“之前在國內金融‘去杠桿’的大環境下,境內資金一度緊缺,成本攀升,全口徑跨境融資政策大大拓寬了我們的融資渠道,提高了跨境融資的自主性和境外資金利用效率。”佛山佛塑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也有同感,“2017年和2018年我們分別向境外銀行融資2700萬美元和9000萬港元,加上鎖匯成本在內,跨境融資利率仍低于境內銀行貸款利率,節省融資成本超300萬元人民幣!”
除推廣全口徑跨境融資政策外,外匯局廣東省分局不斷拓展視野,積極支持廣東市場主體以境外上市、境外發債等方式,利用境外市場直接融資支持境內企業發展。截至2018年10月末,廣東累計已有36家企業和金融機構境外上市融資,募集資金合計382億美元。
推動外匯業務創新 支持廣東對外開放走在前列
40年來,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除推動落實全國統一部署的外匯管理“放、管、服”改革外,還積極發揮先行先試作用,探索外匯管理新模式、創新外匯管理新手段,中資企業借用外債、中資企業內保外貸、企業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以及合作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等創新業務均在廣東試點后推向全國。目前,廣東外匯市場發展良好,銀行遠期結售匯年簽約額在600億美元以上,交易額占全國近兩成,為企業開展涉外交易活動提供了有效保障。
近年來,依托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外匯局廣東省分局推動了多項外匯業務創新發展:不斷完善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業務,降低自貿區企業業務準入門檻;積極爭取率先開展銀行不良資產跨境轉讓、非銀行債務人外債注銷登記、個人留學繳費便利化等政策試點。充分發揮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匯創新業務試驗田作用,相繼在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片區開展了十多項外匯創新業務試點,既大幅提高了區內企業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也為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進入新時代,雖然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但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堅定改革開放步伐、落實各項改革舉措、服務實體經濟的動力不減。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將堅持推動外匯管理改革創新,讓粵港澳大灣區、廣東自貿區跨境資源有效“動起來”,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樞紐。同時,在“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管理框架下,守住跨境資金流動風險底線,維護好廣東外匯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