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亚洲V亚,多姿,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國家外匯管理局簡體中文繁體中文用戶登錄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 索??引??號:
    78116973-X-2015-00049
  • 分???????類:
    經常項目管理??各類社會公眾??其他
  • 來???????源:
    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
  • 發布日期:
    2015-05-21
  • 名???????稱:
    貿易融資外匯管理問題解答
  • 文???????號:
貿易融資外匯管理問題解答

1、問:企業開展貿易融資業務,會對貨物貿易監測指標造成哪些影響?

答:根據《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指引》及其實施細則,當前外匯局對企業的貨物貿易監測以總量監測指標為主,綜合考慮企業12個月時長內貨物流與資金流的匹配狀況,理論上凡是導致貨物流與資金流在時間上錯配的行為,都會影響部分監測指標。對于貿易融資而言,在企業進出口的同時,如果辦理貿易融資后導致企業提前或延遲收付貨款,則會影響監測指標,反之不然。

以進口為例,如果企業在銀行敘做遠期信用證,則在貨物實現進口時,對應的貨款因遠期信用證而向后延遲,直到進口遠期信用證到期企業才實際對外支付貨款,這將引起資金滯后于貨物,會影響到企業總量差額、總量差額率和資金貨物比等指標,使這些指標偏離合理的閾值范圍;而以進口押匯為例,企業在進口的同時,銀行將押匯資金以企業的名義即時對外支付,雖然在境內企業和銀行之間形成了債權債務關系,但從企業的角度看,貨物進口的同時,資金即以企業名義實現對外支付,貨物與資金不存在時間錯配,因此不會影響監測指標。

根據上述分析,常見貿易融資業務中,進出口押匯、打包貸款、退稅貸款、信保融資和出口保理等對監測指標無影響,而信用證、福費廷(境外行包買)和進口代付等會影響總量差額、總量差額率和資金貨物比三項指標。

2、企業開展貿易融資業務,應履行哪些義務?如果企業收到外匯局關于貿易融資的《風險提示函》,應該如何處理?

答:企業開展貿易融資業務,無論是一般貿易還是離岸轉手買賣,首先應該具備真實的貿易背景,以套利為目的開展構造交易將受到監管部門的嚴厲懲處;其次企業應了解所辦理的貿易融資業務是否會影響總量監測指標,并按規定履行海外代付、信用證、貿易融資等報告義務。

如果企業貿易融資開展頻繁,規模巨大,導致資金流與貨物流嚴重不匹配或者離岸轉手買賣收支規模較大且增長較快、遠期貿易融資規模較大且比例偏高、具有跨境融資套利交易典型特征等情況的,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完善銀行貿易融資業務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13]44號),外匯局將向企業發送《風險提示函》。企業接到風險提示函后,應盡快配合外匯局做好自查工作,并于10個工作日內說明情況。接到通知后未在規定期限內領取《風險提示函》或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交書面資料、做出合理解釋,外匯局可將企業降為B類;對頻繁、大額辦理遠期貿易融資業務,且融資規模與期限的偏離度較大,明顯背離企業生產經營或時間進出口需求,未按規定履行貿易信貸與融資報告義務的,外匯局可將企業降為B類;若企業主動采取壓縮遠期貿易融資業務等調整措施的,外匯局可暫緩將其列為B類,實施持續監測;對阻撓或拒不接受核查的,外匯局可將企業列為C類。因此,積極配合外匯局做好自查說明工作,主動采取調整措施平衡貿易收支是合理的處理方式。

3、問:如果企業因貿易融資業務被外匯局分類降級為B類企業,后續的外貿收支狀況會如何影響未來的分類情況,企業應該如何調整自身的貿易收支來盡快恢復為A類企業?

答:如果企業因貿易融資異常而被外匯局降為B類企業,則企業應該在后續的三個月中積極調整自身的貿易收支糾正偏離、趨向平衡,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完善銀行貿易融資業務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13]44號),對降為B類的企業,如果相關指標連續3個月正常、貿易收支及貿易融資符合對外貿易業務實際且未發現其他異常或可疑情況的,外匯局將其恢復為A類。發現企業存在違反外匯管理規定行為的,外匯局應當及時將其移交外匯檢查部門。

4、問:企業開展以人民幣為結算幣種的貿易融資業務,如一年期遠期信用證或海外代付等,還需要進行企業報告嗎?

答:當前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對企業實施總量監測,各項監測指標的計算包括人民幣跨境收支。對于以外幣報關、人民幣結算的跨境貿易,企業應當按規定做好貿易融資報告;對于人民幣報關、人民幣結算的跨境貿易,如企業敘做的貿易融資導致資金與貨物的錯配,例如一年期遠期信用證或海外代付等,為避免對后續工作造成干擾,建議企業在開展人民幣貿易融資業務的同時,根據實際,主動做好貿易信貸和貿易融資報告。

5、問:銀行對于高頻率、大規模開展貿易融資業務的企業,應該如何履行真實性審查等職責?外匯局就貿易融資業務對銀行擁有哪些監管方式?

答:銀行開展貿易融資業務,應切實履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查職責,對于企業向銀行申請以信用證、托收等方式辦理跨境交易項下貿易融資業務的,銀行應當根據企業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產品和市場等情況,確認相關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合規性,核實貿易融資金額、期限與相應貿易背景是否匹配。銀行自身應堅決杜絕為完成考核指標而放松審查要求、甚至協助客戶規避外匯管理規定的現象。

對于頻率高、規模大、交易對手相對集中或為關聯企業、貿易收支中外匯與人民幣幣種錯配、融資期限較長等類型的融資業務,無論銀行是否收取足額或高比例保證金,都應當基于對客戶的了解,加大審查力度。銀行可根據掌握的信息,要求企業進一步提供交易相關合同與正本貨權憑證,以有效甄別貿易背景。

外匯局可對遠期貿易融資業務占比較高,并為涉嫌虛構貿易背景跨境套利的企業提供貿易融資服務的銀行開展重點監測,并通過抽查銀行業務資料、約談業務負責人等方式,評估銀行對交易真實性、合規性的盡職審查情況,必要時將進一步實施現場核查或檢查,對銀行異常行為將依法給予查處。

【打印】 【關閉】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主辦 版權所有 授權轉載 最佳分辨率:1280*768

網站標識碼bm74070001 京ICP備06017241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