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K0807494-X-2022-0070
-
- 分???????類:
- 報告??國際收支統計與結售匯管理??各類社會公眾
-
- 來???????源:
- 國家外匯管理局微信公眾號
-
- 發布日期:
- 2022-04-02
-
- 名???????稱:
- 2021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 | ⑥近十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新時代對外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推動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由小到大,結構不斷優化。近十年來,我國對外投資合作量質齊升,在促進互利共贏、提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顯著的積極作用。
一、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近十年發展特點
數量上,投資規模持續擴大。2012年至2020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超過7%[1],已連續九年位列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前三位。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公布的各國數據測算,2020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首次躍居至第一位,規模達到1537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12.3%。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占同期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份額由2012年的6.3%持續提升至2020年的20.2%,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日益明顯。即使在形勢復雜嚴峻的2021年,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顯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仍然保持較大規模,為1280億美元。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顯示,2020年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2.6萬億美元,是2012年末的近5倍,占全球比重由2012年的2.3%提升至6.6%,排名由第十三位攀升至第三位,僅次于美國(8.1萬億美元)、荷蘭(3.8萬億美元)。國際投資頭寸表顯示,2021年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穩定在2.6萬億美元。
質量上,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一是投資領域日趨廣泛。截至2020年末,存量投資八成以上分布在六大行業,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總存量的32.2%)、批發和零售業(占13.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11.5%)、制造業(占10.8%)、金融業(占10.5%)和采礦業(占6.8%),并且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已覆蓋國民經濟所有行業類別。二是投資地域日益多元。截至2020年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分布在全球189個國家(地區),占全球國家(地區)總數的81.1%。
二、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近十年發展成效
持續提升對外投資合作,互利共贏效果凸顯。我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不斷加大對外投資的力度、深度與廣度,帶動產品、服務與技術出口,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互利共贏效果凸顯。2020年境外中資企業向投資區域繳納稅金合計445億美元,雇用外方員工218.8萬人,占境外企業員工總數的60.6%。境外中資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4萬億美元,對外投資帶動我國貨物出口1737億美元。
持續推進企業、金融服務“走出去”,有力提升國際競爭力。一是中資企業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2021年中國企業聯合發布會發布的“中國100大跨國公司榜單”顯示,我國100大跨國公司海外資產總額高達9.4萬億元,海外營業收入6.6萬億元,海外員工總數約118.5萬人。2021年度《財富》雜志發布的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中國企業143家。二是帶動金融機構提升服務競爭力。截至2020年末,我國主要大型商業銀行已在51個國家(地區)開設105家分行、62家附屬機構,中國在境外設立保險機構18家。
近十年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穩步健康發展,為深化國際經貿合作、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了積極貢獻。未來我國將堅定不移擴大改革開放,積極推動對外投資合作邁向更高水平,有效實現內外聯動、資源共享,從更廣闊的市場汲取動力,也讓發展成果惠及世界。
[1]除特殊標注外,本專欄使用數據來源于《2020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